心灵的体验——情绪论(结束语)
2021-10-19 23:54:49
  • 0
  • 0
  • 1

结束语

世界上最复杂的生物是人,最崇高的艺术境界是追求人的真善美。人类对于自己的了解却是那样有限,正可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人的心理研究中,情绪一直是最难确定的心理现象,其生理机制至今尚无定论。不论是詹姆士一兰格学说, 或是凯仑的丘脑学说及后来出现的下丘脑说、网状结构说和边缘系统学说,都难以科学地解释全部情绪现象,阿诺德的知觉评估学说可说是推动了情绪研究前进了一大步。

也许有人认为知觉评估也好,意识活动也好都没有说出情绪发生的生理机制。其实恰巧相反,大脑是生理结构的最重要部分,思维、知觉、感觉都是大脑这一生理组织的活动。我们知道在外部物理世界中,任何运动都会产生功和能,生物运动也是如此,神经系统的刺激传递、大脑组织的感知和思维同样在产生功和能,这就是我作出“大脑活动效应"这一生理机制的客观依据。

在此,我得衷心感谢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心理学家,他们总是能巧妙地利用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从而使心理学得到不断地发展。同时。也给我们后代以重要的启示,使我们学会了不拘泥于纯心理研究,而把心理学的研究与其它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研究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推动。

有人说,心理学之所以没形成象物理学、生物学、哲学等科学一样的完整系统的体系,是缺少象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这类卓越人物。其实也不尽然,一则是因为心理现象具有比其它自然和社会现象更隐秘而不可见的特点;再则是因为当人类还未成为宇宙间的真正主宰时,主要精力是对付来自自然界和人类之间的生存威胁;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以地缘政治为背景的人类社会环境的建立,使其以超自然的异己力量给人类之间的交流造成严重阻碍,使人类在社会这一庞然大物面前,由主人降为奴隶。

随着社会的开放化,人类的广泛交流日益广泛频繁,人们已认识到社会只不过是自己创造的框架,因此,人类要改善它也是力所能及的,但绝不是几个伟人所能完成的,它还需要整个人类的共同努力奋斗。唯有全人类都意识到这一奋斗目标并为之奋斗时, 才可能达到最崇高的真善美的境界。

在当今时代,心理学正孕育着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的完成,需要物理学、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哲学、

历史学、语言学...以及各边缘科学的大会战。所幸的是,日益开放的社会已为我们提供了科学会战的有利条件,这就使我们看到了心理学革命即将爆发的光辉前景。

【特别说明】本文原本配有许多图表,由于是手工绘制,无法上传到文章当中,特此抱歉。

                                                                                                                                                          作者:王茂久

                                                                                                                                                   一九八二年九月初稿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第一 次修改 

                                                                                                                                                一九九五年四月第二次修改

                                                                                                                                                  二零二零年八月 再次修改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